Ben以前Google同事對他說:
翟兄,看你最近發文都是以GOOGLE 為標,一下是“第一課”,“最後一課”,“第 i 課“,連一局橋牌都要掛個“在GOOGLE”,看來您老兄很是懷念在GOOGLE的日子。最近許多前二年從GOOLGE出去老同事最近都“回流了,如 朱烩灿 吴军 都回來一陣子了,我看您這陣子寫文很享受掛著GOOGLE的商標,您老就乾脆回GOOGLE來算了吧,和ALAN發個EMAIL,應不是啥難事。否則領著台達電的薪水,還頂著GOOGLE的光環寫文,多彆扭。
Ben是這樣回答的 :
正是因為不在 Google, 才能寫 Google 的事, 否則違反 Google 的員工守則. 而且現在的 Google 和以前的也不一樣了, 等我寫 "我離開 Google 的原因" 你就知道了. 如果我是為了 "頂著GOOGLE的光環寫文", 那我早在三年前就做了. 我是為了希望把一些好的作法帶給台灣的產業界. 如果我在 Google 說這些話, 別人只會說我站在高處說風涼話, 不知民間疾苦, 說那些做法不適用於台灣產業界. 我一定要自己和我的聽眾站在同一個環境裡, 才能證明這些事情是台灣也做得到的.
台灣是充滿許多困難,能源困難,市場困難,政治困難,媒體困難,階級對立困難,族繁不及備載.問題是很多,每個又環環相扣,非一時半刻可以解決,解決的聲音很少,似乎是留下來的等死,或者走出去。
但是問題還是沒解決,只是繼續拖下去
沒有勇氣面對問題,只是抱怨一大堆,這是現在社會的瓶頸.可是問題永遠都在,這個土地上的人終究還是要面對,出去的也還是會回來,結果也是一樣.
Ben給了一個很好的示範,他親自回來了,親自跳進來處理產業問題,他一定遇到很多挫折,產業還是不斷重蹈覆測,他一時也不能力挽狂瀾,可是他很清楚得這麼做,一點一滴會慢慢改變.這才是現在每一個台灣人所需要的態度,大家是命運共同體,悲劇發生了你一定也會被影響你也有責任.
其實台灣還有一群努力的人,你也常常聽到看到,不需要蒙蔽自己的身心,一同加入他們,為這個土地上種種的美好出一份心力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