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多歲時候 年輕的時候
閱讀太少, 人生經歷太少
腦袋空空根本沒什麼好想, 對於很多事物的概念都沒有
最多只明白教科書單一領域的技術與知識(更多的是畢業了, 連這方面知識都不足夠)
但真實世界是, 你該面對的問題不會等你準備好了才發生
比如說
- 工作選擇, 該選甚麼領域工作, 你的興趣跟工作有關係嗎
- 伴侶選擇, 合適伴侶是甚麼? 該怎麼決定婚姻?
- 財務管理, 錢放銀行真的好嗎? 儲蓄險真的划算嗎? 有甚麼風險?
其實在知識不足的情況下, 我們很難做好思考, 並有一個良好決定
凡事都要思考, 但很明白腦袋空空的思考會很挫折
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可學習性的方式, 要是可以 可依循, 可衡量, 可驗證
最基本且唯一的步驟直接閱讀書籍, 大量閱讀
然後做筆記, 以便時時刻刻的複習
因為書籍是一個完善有架構的知識體系
你在裡面可以學習到
- 該領域的架構知識, 比如財務你會明白複利, 金融商品, 報酬率, 貨幣等等
- 方法論, 比如要穩定累積財富, 有定投, 定期股債平衡, ETF 等等
- 過往可行的經驗參考, 比如巴菲特的歷年投資策略
以上三點就對應到三大目的
- 可依循
- 可衡量
- 可驗證
最終達到可學性這個目的, 避開了思考恐慌以及挫折
閱讀書籍之後, 接著就要做筆記摘要
因為你閱讀過後很難長久記住,
你需要一個捷徑 專屬於你自己的捷徑,
因為你閱讀一本書能學習到甚麼, 是根據你的知識量級
比如說當前你在意的是 穩健的投資策略, 你很害怕損失
所以你讀財務相關書籍, 都會特別對能夠規避風險的方式有記憶
但對於高價值/高報酬/有風險的方式你會直接忽略
這是一種選擇性盲點, 很多人都是如此, 這很正常
因此你的筆記也會針對這方面去記載, 去時時刻刻提醒你這方面的要點
但你個人的知識量級會隨著不斷閱讀而成長, 就好比同一件事50歲的中年人的解讀跟20歲的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的理解會不一樣
以上我們很明白個人專屬筆記的要點
- 透過快速複習, 幫助長期記憶與思考
- 當自己成長更多時候回來看, 可以看到當初沒有想到的知識
- 完善你的知識體系
閱讀是第一步驟, 是最高頻
個人筆記是第二步驟, 次高頻, 畢竟不是每次閱讀都好作筆記(關係能否看懂, 能否有所學習)
第三步驟即是發表文章, 分享與教學 超低頻 (知識的融合與再產出需要時間累積)
第三步驟可稱之為深度學習
這是在你擁有
- 基本概念, 方法論, 參考經驗
- 個人筆記, 個人經歷與實踐的紀錄
- 深度學習, 結合自己的過往, 透過教學來連集更多的延伸與進步
透過教學, 你需要提煉出你過往學習的一言一語
最後抽象化成一個說法, 一份投影片, 一本書之類的
然後你會遇到他人的問題, 這是你以前自學不會遇到的
問題可以解答很好, 無法解答更好, 因為這就是進步的機會
這就是真正思考的開始, 而這個時候你已經具備完善的知識來幫助你思考了
所以說為什麼我們要
- 大量閱讀
- 反覆閱讀並作筆記
- 並把它分享出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